国奖学子| opps! 橙c同学保持一周元气的秘诀大揭秘!

Body

“橙c”是谁?

是她!是她!就是她!

2022-2023学年国奖获得者!张晨希!

文珠22届本科生一枚~

听说她 爱学习也爱摸鱼(咳咳) 

爱音乐也爱运动

更爱生活中互相陪伴

互相鼓励的好朋友们!

不如让我们一起走进橙c同学的一周

了解一下在中文系的学习路上

不断“打怪升级”的她吧~

(ps:“橙c”其实就是“晨希”的谐音,所以成为了晨希的外号之一~)

 

无论是周中还是周末,晨希一般都会在晚上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左右入睡,睡满八小时,迎接新的一天!晨希戏称自己是一款非常爱睡觉的大学生,睡饱了才能有动力学习~可见保持充足睡眠还是对促进学习帮助不小咧!

 

01 课堂篇

听课时,晨希一般会利用WPS的思维导图功能,跟随着老师的讲解节奏,陆陆续续填充思维导图,按照课堂的内容逻辑设置不同的大标题和小标题,从而更好地整理学习体系、梳理知识结构,也能够帮助自己形成更清晰的记忆~有时候老师的ppt翻页很快,这就意味着微信提取图片中文字的功能要立大功了~如果课堂上有尚未理解清楚的问题,晨希一般会在课间或课后询问老师,“有时候是当面交流,有时候是通过邮件的形式,我觉得我们文珠的老师们都特别好,总是很耐心地帮我答疑解惑!”

总结一下~晨希的做笔记秘诀就是

“善用工具 不懂多问”

 

02 小组作业篇

对晨希来说,小组作业与“众人齐心,共驾大船”的远洋航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大家联手打造一个项目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成就感。在这样的合作中,她学会了在小组中将大家的力量汇聚如一,携手推动一个项目向前。与熟识的同学们并肩作战时,因为更了解彼此,任务分配总能迅速落定,每个人都能够大放异彩——有的同学在展示环节显露锋芒,有的则擅长在信息的海洋里淘金。而与不太熟悉的同学联手,则像是一场场未知的探险,总能在旅途中收获意外的惊喜,领略到不同的工作风格和灵感火花。

当然,小组作业并不是每次都一帆风顺,航行中遇到意见不合、碰撞冲突的礁石在所难免。每逢此刻,晨希往往会和小组成员们一同进行民主投票,让大家的意见最终凝成同一股力量。对她而言,担任小组的领导不啻为一种挑战,那意味着要晨希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如何处理小组作业中发现的新问题、如何在迫在眉睫的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等,这无疑需要出色的应变和处理问题能力

提及此,晨希还分享了自己作为大创项目负责人的经历,从分配工作、确定方向,到与指导老师沟通协调,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她的领导能力。这个身份不仅给她带来了更高的期望和挑战,也提醒着她始终以此为动力,不断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03 论文写作篇

中文系的学习怎么少得了论文写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晨希同学选择尽早出动!努力克服拖延症,从而避开截止日期的压力山大~

进行论文选题时她同样不会含糊~在论文选题的策略上,知网等数据库成为她灵感的源泉,她在这里阅读优秀的论文,不断汲取新的思路与方向。晨希主张以关键词为引,深入探索学术的海洋,通过搜索相关的研究论文,逐步锁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选题时须三思——晨希倾向于选择那些已有一定研究基础但尚未被深度挖掘的领域,这既一定程度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又为她留下了一定的探索空间。此外,晨希反复强调,兴趣在学习中是极为关键的。她坚信,选择真正让自己心动的专题,才能激发出最强烈的写作动力,进而催生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对于晨希而言,论文写作不仅仅是一项作业,更是一个深入了解和探索知识领域的过程。晨希坦言,每一次的论文撰写,都是对她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她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成长的重要契机。

虽然论文写作占据了晨希大部分时间,导致她鲜有闲暇阅读课外书籍,但她认为阅读研究所需的书籍同样可以充满乐趣,因为这些书籍与她的研究兴趣紧密相连。她相信,这种有针对性的阅读,不仅能够为她的论文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拓宽她的知识边界,为她的学术探索之旅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图景。

 

04 考试复习篇

放眼整个学期的时间线,在十九周的学习生活中,晨希有着自己的关键点,她会要求自己在第十七周前搞定所有论文作业,再留出整整一周时间,“专心抱佛脚”——啊不,是专心复习——通过整理课堂笔记、再一次梳理思维导图来明晰更好地清晰背诵内容。

考试周将近时,晨希会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进入“战备状态”,比如:在重点复习课程上进行录音,以防手速不够或打字不快导致漏掉重要信息;注重复习时的效率保持,将手机进行“物理隔离”,尽可能地降低玩手机对复习的干扰。

当然啦~考前的心态调整也是相当重要!晨希坦言自己偶尔会陷入一种考试焦虑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她的应对方法是——一方面,向内调节: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醒自己“好好努力了就好 不要太为结果焦虑”;另一方面,向外发疯:拉上三五好友,整日共同复习奋战/彼此鼓励,也在疲惫时互相“发疯”,用表情包进行狂轰滥炸,释放负能量、将压力升腾成欢笑~

 

05 放松时间

一直学习多累呀!学累了就去操场上蹦蹦跳跳吧~排球、羽毛球、长跑,都是晨希的“心头好”!大一时,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学系的排球队,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不光是打排球的有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球队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球场上,她们共同训练,无论是备赛还是娱乐都能一起流汗,享受排球运动的乐趣!除了球场的“团建”,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她们也是彼此的“宝”,互相分享生活里的小确幸或烦心事、一起吹水和吐槽、一起化身“饕餮”外出“觅食”......晨希提到这些经历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她笑着说,运动本身就是件非常解压的事情,通过这些运动认识的好朋友们更是给她带来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欢乐。

除了运动,晨希也喜欢进行各式各样的“到处溜达”。特色游园会、定向越野、猫鼠游戏等等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对晨希而言,由不同学系或社团创办的活动都各有特色,从中能够收获不少课余时间的愉快体验。

除此之外,她也热衷于参与各式各样的志愿活动。晨希坦言,投入志愿活动能够让自己深切体会到:自己真真切切地能够发光发热,为社会贡献一些哪怕略显渺小的力量。

在家乡福州,晨希担任了自然中心的观鸟志愿者,每年寒暑假期间,给前来参观的小朋友讲解鸟类和其他小动物的标本、分享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在学校的日子里晨希也没落下做志愿这件事,从上个学期开始,她成为爱心助学社团联络员的一分子,与山区小朋友开展一次次对谈,聆听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支持。哪怕彼此素未谋面,她也能够用温情和关怀架起沟通的桥梁、去领略不同个体之间跨越山海的暖心联结。

在拥抱成年后广阔世界的同时,晨希也同样重视着对自我的探索。晨希认为书籍和电影,能够让她在快节奏的时代、被加速的步伐中慢下来,与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女孩对话。并且,在包罗万象的文学世界与电影世界里,她能够突破经验的局限,感受这颗蓝色星球,去重视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思与建构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提及此,晨希分享了她感触最深的两部文学作品——《悲惨世界》和《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所展示的不公与苦难令人痛心,但主人公冉阿让对社会不公的抗争和他展现出的牺牲与宽恕精神又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亲情、友情、爱情与对正义的追求在书中交织,让晨希感受到无论社会多么黑暗,人性中总有光辉的一面,总有希望和救赎、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晨希认为《悲惨世界》让自己对人性、社会和道德有了更深的思考与体会。

《百年孤独》则让晨希领略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魅力,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与拉丁美洲的历史紧密相连,带来史诗的沧桑之感。在对每个人物的描摹中,孤独、爱情、死亡等主题在命运中升腾而又失落,似乎也折射出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令人思绪万千。

谈到她最喜欢的电影《美丽人生》时,晨希的脑海中总会浮现那几个深刻画面,她眼眶微红,坦言自己的泪点不高,看电影时经常感动落泪。她极其自然地接受敏感度较高的情绪体察,对她而言,这的确带来比较多的情绪波动,同时也赋予了自己更高的共情能力。这恰恰能够丰富她在中文系学习的学习体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会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能够进一步体察与感悟到作家的情绪与体验。

 

滴!关于橙c小姐姐生活的

一周体验卡到此结束啦!

相信大家也和橙c一样

在学习与生活中 

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向往~

让我们一起带着希冀出发!

去和更多风景说声“幸会”

(自信)我们文珠er就是最强的!